2013年MBA管理案例集锦(4)
巨人“大厦”崩溃在断裂带上
巨人集团曾在国内声名赫赫,企业的平均发展速度达到300%,更有甚者说达到500%.巨人集团靠电脑软件起家,到1994年已经达到总产值近8个亿,足跨电脑软件、房地产,生物工程三大产业。然而,到1997年1月时,巨人集团却爆发了全面的危机。巨人集团由极盛而到极衰,原因来自很多方面,然而最主要的还是在投资巨人大厦上一系列非理性决策。
巨人集团初始计划投资兴建18层的巨人大厦。在一念之间又改为38层,后来又改为54层,并不断加高,从54层到64层到70层,设计投资额也从2亿增加到12亿。巨人大厦一再加高,这中间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一系列决策的变化用史玉柱的话说“完全是头脑发热的结果”。
大厦由54层加高到64层时,决策依据只是设计单位的一句话“由54层到64层对下面基础影响不大”。当决定由64层加高到70层时也未经过严密的论证,对地质条件也未曾考察。结果施工时,发现巨人大厦处在三条断裂带上,为解决断裂带积水,大厦支柱必须穿越40~50米的沙土而达到岩石层,打进岩石层30米。多投资了3000多万元。
由于在此地基上面的原因,当70层的地基打完时,所筹楼花已经用尽。巨人集团只好从生物工程方面抽取资金。
由于过量抽血,使得维护生物工程正常运作的基本费用和广告费用无法到位。生物工程这个产业开始萎缩。到1996年7月以后,生物工程,保健品销量急剧下降。史玉柱发动一场秋季攻势,力挽颓势,也未奏效。
巨人大厦抽干了巨人产业的血,当生物工程一度停产时,巨人大厦由于断了资金供给不得不停工,一场危机就全面爆发了。
巨人集团出现困难的直接原因在于巨人大厦,而巨人大厦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与总裁个人决策相关,即随意性太强。
巨人集团的决策是高度集中的,在巨人集团的股份中,总裁一人所占股份就达到90%以上。集团虽聘许多老总,但是都没有股份。故在决策时,他们很少坚持自己的意见,事实上,由于他们没有公司股份,也无法对总裁的决策进行干预。巨人集团虽设立了董事会,显然,也是件摆设。决策由总裁办公会议做出。办公会议又是怎样的呢?如史玉柱坦言“决策会议实行民主集中制,大家可以畅所欲言,然后我拍板,这个总裁会议虽可以影响我的决策,但左右不了我的决策,事实上我拍板的事,就这么定了。”
巨人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决策看来就像场儿戏,资金筹措缺乏周详的考虑。施工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性方案。巨人集团给国内同行上了太惨烈的一课。
从决策的角度看,你认为巨人集团出了什么问题?从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分析要点:
仅从决策的角度看,巨人集团存在的问题:一是决策方案的不科学,施工前也没有一个完整的可行性方案,方案的更改过于随意;二是决策的高度集中,领导者决策行为的独断专行;三是该企业无健全的决策机制。
从中应吸取的教训:企业应健全决策机制。
一是要健全决策的组织机制,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发展,企业决策具有日益复杂化的特点,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决策对企业成败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为保证决策的有效性必须按照不同时期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决策活动加以规范,形成制度,建立相应的决策体制,以便从组织上保证决策活动的顺利发展。
二是为了保证组织决策顺利进行,就必须认识决策工作的规律性,健全决策的科学的工作程序。
三是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转载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中文文字乱码一二三四_国产在线视频网站_青青青免费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香港沟通解决。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