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文字乱码一二三四_国产在线视频网站_青青青免费视频在线_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香港

    一、学科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前身是1960年建校初期建立的气象学系,2014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978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天气动力学专业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大气科学一级学科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获准设立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气象学二级学科于2002、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于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2020年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


    二、培养目标

      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身心健康,热爱祖国,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科学专门人才。

      在本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毕业后能独立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业务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业务以及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大气环流异常动力学;

      2. 季风与海陆气相互作用;

      3. 台风与中小尺度气象;

      4. 资料同化与数值预报;

      5. 气候数值模拟;

      6. 天气预报理论与方法;

      7. 短期气候预测;

      8. 气候变化与区域响应。


    四、学制费用和学习年限

      1. 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

      2. 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修满规定学分、提前完成学习计划、论文水平特别优秀者,可以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毕业可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超过5年,延长学习年限期间经费由导师的课题承担。

      3、费用部分: 1.第一阶段研修学费:25000元; (缴费流程:1.学员报名,提交报名资料,对接老师提交学校;2.学校核实,发放录取通知书、入学须知和缴费流程;3.学校官网缴费;4.教学点保存缴费截图) 1.教学点费用:500元报名费,12800元增值服务费; 2.第二阶段论文费用:20000元(大气科学专业第二阶段论文有机会获5000元奖学金)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总学分为26学分。

      1. 学位课(16学分)

      A——公共基础课(7学分)

      B——专业基础课(不少于9学分)

      2. 非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

      C——限选课(2学分)

      含1门科技人文素养和1门学科前沿课程。

      D——专业选修课(不少于6学分)

      3. 实践环节(2学分)

      E——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应包含学术报告活动和实践活动。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工作期间,原则上应至少举行一次公开性的学术报告(论文开题报告除外),由指导教师和学院负责对其学术报告效果进行考核。此外还应参加不少于5次(其中至少1次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校内外专家讲座、学术报告、学术会议、教学或科技比赛等,并且在《学术活动记录》上做好相应记录。考核合格者方能进行论文答辩。

      实践活动,属于必修环节,1学分。包括教学实践、生产实践、社会调查、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不少于2周时间。

      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例如专业课程的辅导、答疑、批改作业,带本科生实习、实验、课程设计,协助导师指导毕业设计等。

      生产实践,尤其适用于没有或缺乏本专业生产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可安排到生产部门去学习和实践。

      社会调查一般是指带着课题进行某一方面的广泛的调查研究,并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部门或单位。

      实践环节须报研究生实习计划安排,并报学院审核。学生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写出相应的实践总结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社会调查报告、实习鉴定等,经导师签字认可后交学院研究生教学秘书,由学院组织人员对实践环节效果进行考核,学生必须达到合格才可获得相应学分。

      实践环节可根据具体情况,与研究生兼任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工作结合起来,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二项予以实施。


    六、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根据培养方案的规定,在导师的指导下网上制定个人的课程学习计划,并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和个人学生计划,在研究生部及所在学院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课。

      对硕士研究生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并重的方式,课程学习一般在一年内完成,从事论文工作的时间一般不得少于两学年。

      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使研究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采取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七、论文环节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位论文工作,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

      学位论文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课程学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本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和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开题报告须在硕士点内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因特殊原因需延期开题者,应提前向研究生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延期的期限最长不超过2个月。开题报告通过后,原则上不再改变,如论文选题有重大变化,需重做开题报告。

      2. 中期考核

      对二年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时间一般安排在第四学期末。中期考核主要包括对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以及学位论文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中期考核不通过者,可延期6个月再申请第二次考核,第二次考核仍未通过者,应作退学处理。

      3. 学位论文的写作和要求

      按学校学位论文写作要求执行。

      4. 学位论文的预答辩和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规定的课程,考核成绩合格,中期考核合格,并完成实践活动,获得规定的学分后,方能申请论文预答辩。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在每年的3月底前完成。预答辩通过者方可申请正式答辩。

      5. 申请学位

      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修订)》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

      附表1: 气象学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组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授课方式

    考核方式

    备注

    A

    s99903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7学分

    s999036

    自然辩证法

    16

    1

    2

    面授讲课

    考试

    s999038

    硕士公共英语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s999039

    硕士学术英语

    16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B

    s001129

    高等大气环流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10学分

    s001141

    ★气候动力学

    48

    3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2

    ★理论和计算地球流体力学

    48

    3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012

    ★高等天气学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C

    s999040

    科技人文素养

    16

    1

    1

    考查

    2学分

    s001143

    学科前沿

    16

    1

    2

    考查

    D

    s999041

    研究生创新创业课程

    16

    1

    1

    考查

    不少于6学分

    s001015

    季风动力学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32

    大气资料同化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22

    ★大气辐射学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4

    Linux和Python实践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6

    高等大气动力学

    48

    3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8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

    32

    2

    1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35

    天气预报当班实习

    32

    2

    2

    面授讲课

    考查

    s001006

    现代气象统计方法

    48

    3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05

    台风分析与诊断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5

    ★边界层气象学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7

    ★现代数值天气预报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49

    ★云降水物理学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52

    ★中小尺度天气动力学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s001151

    ▲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32

    2

    2

    面授讲课

    考试

    E

    s001136

    学术报告

    16

    1

    2

    其它

    考查

    2学分

    s001137

    实践活动

    16

    1

    2

    其它

    考查

      1、 A公共基础课 B专业基础课 C限选课 D 专业选修课 E实践环节

      2、 A、B类课程为学位课;C、D、E类课程为非学位课

      3、 ●为专业示范课,★为核心课程,▲为学科交叉课

      附表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内容及要求

    环节名称

    安排及要求

    时间节点

    1. 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根据培养方案,结合实际情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

    入学1周内完成

    2. 课程学习环节

    根据表1所示的课程设置安排。

    3. 开题报告

    撰写论文开题报告,并组织开题答辩。

    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

    4. 学术活动

    在学期间应参加8次以上(其中2次为跨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

    5. 实践活动

    包括助研、助教、助管、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不少于2周时间,完成实践报告,培养单位评估合格为通过。

    6. 中期考核

    各培养单位组织考核小组对研究生论文工作进展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未通过考核者启动预警机制,第二次仍未通过中期考核、不宜继续培养者,作退学处理。

    第四学期结束前

    7. 论文答辩

    通过学院答辩资格审核后,按照学校关于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的有关规定进行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

    开题报告完成时间与预答辩时间至少间隔1年


    八、培养方式

      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在职人员原则上采取不离岗的学习方式。通过集 中性或线上课程教学和平时学习指导相结合方式,完成研究生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 区域(行业)集中组织报名,达到开班规模可实施定制化培养(授课地点、授课方式、授 课时间等),具体

      一、课程学习及水平认定

      在同等学历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管理工作信息平台注册的学员(以下简称在册学员)按照 学校统一要求进入课程学习阶段。课程学习科目、必修学分等均按照所申请学科专业的研 究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规定进行。

      在册学员自注册之日起,须在两年内按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修满规定的 学分后由研究生院出具课程学习证明。四年内通过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 全国统一考试及相关学科专业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

      四年内若未按照我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课程结构修满规定学分或未通过国家组织的水平 考试,则本次申请无效

      二、学位论文工作

      在册学员按培养方案修完全部课程方可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并撰写学位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在册学员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申请相应 硕士学位,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授予相应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九、证书授予

      1.培养期内,规定课程合格、论文撰写答辩通过,且通过统考科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 学颁发教育部统 一 印制的硕士研究生学位证书,国家承认,中国高等学生信息网(学信 网)电子注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实施 细则》的规定, 授予相应学科门类的硕士学位,并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就业、晋升、职称 评定、积分入户、申请博士等方面和其他形式的硕士学位证书享受同等待遇。

      2.培养期内,规定课程合格、统考未通过,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颁发研究生课程结业证书。

    报名方式
    招生电话:
    010-51264100
    申请流程:
    1电话预约或【在线报名】2提交报名材料3资格审核4缴纳学费5通知入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职研究生在线报名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南信大在职研究生必看

    南信大在职研究生相关新闻

    其他相关简章推荐

    在职研究生新闻动态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报考资格测评
    扫码关注
    在研研公众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400-805-3660
    微信咨询
    用手机号进行搜索添加微信好友
    15901414202

    张老师

    15901414201

    张老师

    13810876422

    周老师

    15811207920

    育小路

    返回顶部